回紋 因形如“回”字而得名,應用于中式家具中,寓意富貴不斷,心想事成。
回紋是中國最典型的,最古老的幾何圖案之一,它是由橫豎短線折繞而成,形如“回”字,它憑借簡約婉轉(zhuǎn)的美演變到現(xiàn)在,已經(jīng)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造型藝術,更上升為一種文化,一個民族的符號。
致上家居的工匠們也把豐富多樣的回紋紋飾運用在紅木家具中,婉轉(zhuǎn)高雅的古韻美一氣呵成,此為美感與力量的結(jié)合,器以載道,傳承華夏民族優(yōu)秀文化。
那么,回紋紋飾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呢?
紋飾作為中國傳統(tǒng)家具的裝飾素材,一般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、風俗習慣,不同年代的主題會隨著時代政治和文化的變化而變化。
中式家具所使用的裝飾素材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:
(1)原始觀念和傳統(tǒng)觀念與生命的交匯融合;
(2)自然界客觀事物的影響,如動物、植物、地貌、天空等;
(3)佛教、道教的影響,如對神佛與仙界的崇拜;
(4)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,如祈愿、祝愿等;
(5)人們?nèi)粘5纳顑?nèi)容;
(6)與其他藝術形式不斷的交匯融合與借鑒,如建筑藝術、玉石藝術、漆器藝術等。
中式家具常使用的紋飾大致有八類:
1. 螭、龍、龍鳳;
2. 吉祥幻獸;
3. 吉祥植物;
4. 事物景物;
5. 生活文化;
6. 文字繪畫;
7. 宗教;
8. 幾何抽象。
幾何抽象再細分下來有三種紋飾:①幾何形式;②抽象圖形;③幾何形式和抽象圖形結(jié)合。
“回紋”紋飾屬于第八類第③種,幾何抽象紋飾,既簡潔精練,又富有中國特色,與眾不同。